滔滔黄海潮涌,悠悠射阳河长。水是生命之源、发展之基,更是民生之本、生态之魂。近年来,我县坚持以水为脉、以民为本,统筹流域共治与区域自治、工程配套与生态建设、民生服务与智慧水利,不断提升防汛防旱、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障和工程建设管理能力,构筑起守护千家万户的安全屏障,谱写出碧水环绕的生态新曲,润泽着百姓生活的点滴幸福,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水动能”。
“硬核工程”守护江河安澜
地处黄海之滨和苏北里下河地区下游的特殊位置,使得我县不仅经常受到台风、风暴潮威胁,而且还因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水系纵横所导致的汛期防洪责任重大。面对这些不利挑战,我县尤其是水利系统干部职工以“抗大灾、防大汛、抢大险”为目标,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期实施、优化管控,在全县区域内构筑起现代化水利防灾减灾体系。
工程是发挥水利旱引涝排功能、提供水利保障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县着力把争取水利工程项目,作为促进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2024年度,全县共获批实施12个水利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8亿元。其中,省市组织实施的有新洋港闸下移、黄沙港闸拆建和入海水道二期工程。而我县自行组织实施的双洋闸拆建、双洋闸南侧海堤防护、总渠堤防加固、六垛闸下游港道清淤、串通河整治等工程项目,投资总额就达5.6亿元。这些工程项目的配套实施,切实完善提升了县域防洪排涝体系。
水利是农业命脉,更是保障和提升农业效益的基础。作为农业大县,我县先后投入1.54亿元,实施了陈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新庄小流域治理等农村水利工程,提升了陈洋项目区77.8平方公里区域灌排能力,年增节水能力144万立方米。四明镇王开灌区创成省节水示范点,实现了农业用水精准计量与高效调配。持续对沿海北部易遇海浪侵蚀地段,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了海堤加固及保滩工程。新建农村生态河道200公里,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面积18.5平方公里。
去年,我县还投入3900万元,对地龙河泵站、三涧河闸及县城41个小区的老旧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使全县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初具规模,有效提升了区域防洪、排涝能力。
“绿色画笔”勾勒水韵之美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是城乡居民共同的生态愿景。我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创建“幸福河湖”和实施“生态河道”为抓手,综合整治河湖水环境,重抓河湖水域监管、黑臭水体治理、生态河道整治提升,全县水环境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2023年,全县共疏浚河道342公里,完成水利工程土方520万方。整治生态河道864公里,拆除违建308处,清退骨干河道岸边养殖塘口15个,生态河道覆盖率提升至53%。去年,我县在已建成30条幸福河湖基础上,结合小流域治理、中型灌区建设、农村河道生态治理等项目实施,又建成幸福河道23条、生态河道199.8公里。日月岛创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实现了水岸景观与地域文化融合。
在黄沙港生态河道整治工程中,水利部门创新“截污、清淤、活水、美岸”四步法,拆除违建3.2万平方米,种植生态护坡植物8.21万株,建成滨水步道12公里,昔日的“黑臭河”蜕变为市民休闲的“打卡地”。同步实施的水系连通工程,打通区域内“断头河”9条,形成“河河相通、活水长流”的生态水网,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白鹭、震旦鸦雀等珍稀鸟类频频现身。
“我们不仅要治水,更要‘智’水。”据县水利局负责人介绍,我县大力开展农业用水计量、工业用水技改、生活节水器具推广行动,水资源保障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鼓励企业通过“节水贷”形式进行节水改造,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江苏杰龙麦芽有限公司通过“节水贷”,向南京银行申请获得贷款1000万元。我县还在全省率先试点“生态水位”管控机制,科学划定32条骨干河道生态流量红线,利用遥感监测、生态补水等手段,在境内到处呈现出“水中有鱼、岸上有绿、空中有鸟”的和谐画面。
“幸福之水”浇灌百姓心田
水利为民,初心如磐。我县坚持因地制宜、重点重抓,将水利建设与乡村振兴、民生改善深度融合,让每一滴水都流淌着“民生温度”。
饮水安全不仅关乎城乡居民生命健康,而且关系到城乡居民幸福指数。这些年来,我县为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先后投入20多亿元实施“一体化”工程,在全县构建起城乡供水“一张网”。2024年,我县又投资2.8亿元扩建合德水厂,新增日供水能力5万吨,配套建设DN1200源水管线15.4公里,惠及30万城乡居民。同时,通过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和第三方检测,做到城乡同源、同网、同质、同价,让农村居民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的幸福。
河长制工作不断深化。我县在全省率先建立“检察+河长制”体系,实现村级河长工作站全覆盖,县、镇、村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并通过组建老党员巡河队、设立企业河长参与治河管河、组建“河小青”队伍等方式,形成沟河有人管,质量有人抓的管护格局。明湖作为盐城市唯一代表项目高分通过水利部验收,成为淮河流域幸福河湖。此外,多位河长和卫士获得省级和国家级荣誉。
水利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涉水防洪评价、水土保持等审批环节方面简化了原有流程,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事项达100%,行政效率大幅提升。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安装智能水表、优化灌溉制度,建成的农业用水监测管理系统被水利部列入国家成熟适用节水技术推广目录,大面积实现了农作物灌溉节水与降本增效双赢目标。创新“县财政+镇村+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机制,我县连续6年获评全省农田水利管护第一等次,确权小型水利工程252处。
在四明镇,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工程让2.6万人口告别“苦咸水”,家家户户喝上“放心水”;在兴桥镇,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覆盖1.8万亩农田,农民手机一键操控,节水率达30%;在洋马镇,“水美乡村”示范带串起民宿、采摘园和“鹤乡菊海”风景区,年吸引游客达20多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增收4000多元……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起点,我县将继续以水为笔,绘就“安澜之水、生态之水、幸福之水”交相辉映的新时代锦绣画卷,让每一滴水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润泽民生,福泽千秋,为全省乃至全国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射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