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引导四明镇通洋片区的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保障土地的科学、合理与经济利用,营造良好的城镇环境,特编制《射阳县四明镇通洋片区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提高规划成果质量,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为四明镇通洋片区的城镇规划管理提供依据,现将规划成果主要内容和相关规划图予以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欢迎广大居民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对规划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规划简介
1.规划范围及用地规模
本次规划范围为四明镇通洋片区城镇开发边界,东至大鹏路,西至通洋河,北至射阳河,南至八中沟,面积共92.08公顷。
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4)《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
(5)《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
(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7)《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2023年);
(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9)《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10)《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年修订);
(11)《江苏省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12)《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2022版);
(13)《盐城市实施<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试行)》(2018年);
(14)《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5)《射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6)《盐城市射阳县四明镇总体规划(2018-2030)》;
(17)《射阳县四明镇乡村旅游总体规划(2018-2030)》;
(18)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已批准的规划及政策文件。
3.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落实节能减排,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两碳”目标实现。
(2)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核心理念,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维护公共利益,完善设施配置,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3)促进集约高效
充分盘活存量资源,强化土地集约高效利用,贯彻职住平衡,强调功能复合,推进智慧可持续发展,对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统筹利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4)增强城市韧性
贯彻韧性发展理念,以保障安全为前提,牢筑“安全底线”,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有效落实相关防范措施。
(5)强化空间统筹
强化规划引导、统筹空间发展,坚持空间唯一性,协调相关专项规划,落实各类用地布局和管控要求,强化统筹管理。
(6)推进空间治理
加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传导和治理能力建设,协调区域发展并进行动态维护,适应规划实施和监督管理需求。
4.规划定位
规划四明镇通洋片区是射阳河畔水绿宜居城镇片区,射阳县新兴工业及工贸集聚片区。
5.发展规模
规划总用地面积为92.08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90.98公顷。
6.空间布局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两轴、两区”城镇空间结构。
以“提升生活空间,优化生产空间、融入生态空间”为总体思路,规划形成“外围生态、北部生活,南部生产”三生融合的布局结构和紧凑集约的空间形态。
一心:指片区公共活动中心,即在通合路、条港街与阳洋街交汇处形成片区商业、休闲与文化活动中心。
一带:指沿通洋河的滨河风光带。
两轴:指沿通四路形成的城镇东西向发展轴和沿建阳路形成的南北向发展轴。
两区:指北部的居住片区和南部的工业片区。
7.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35.73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39.27%,其中住宅用地29.64公顷、商住混合用地6.09公顷。规划住宅用地主要分布于新射四线以北;商住用地主要分布于通四路两侧。
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9.57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0.52%。
规划机关团体用地面积0.99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09%。
规划保留现状中小学和幼儿园,其中中学1所,位于建设路北侧,用地面积3.58公顷;保留小学1所,位于育才路北侧,用地面积共2.80公顷;保留幼儿园1所,位于建阳路路西侧,面积1.25公顷。
规划新建文化活动中心1处,位于通陈线与建设路交汇处北侧,面积0.13公顷。
规划保留现状通洋卫生院,位于条港街西侧。
规划结合公园绿地,按照10-15分钟社区生活圈,配置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室外综合健身场所等居民日常所需设施。
9.商业服务业用地规划
规划商业用地,主要集中布置于通四路两侧,面积2.37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2.60%。
10.工矿用地规划
规划工业用地为一类及二类工业用地,共19.72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21.68%。
11.仓储用地规划
规划保留现状仓储用地,占地面积4.75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5.22%。
12.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
规划新射四线从片区南部九中沟北侧穿过。
(2)路网结构
规划片区道路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等级。
规划区内主干道为“十”字形,其中东西向、南北向主干路分别为通四路、建阳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均按20米控制。
规划区条港街、纬一路、大鹏路、育才路、洋阳街为次干路,与新射四线共同组成片区环路;规划条港街、纬一路、大鹏路红线宽度为12-18米。
规划区支路以满足土地开发、组织交通需要设置,红线宽度为7-12米;可视街坊地块的建设情况,弹性处理规划支路增减及具体线路走向。
(3)机动车停车设施
规划片区公共停车场共3处,分别位于纬一路北侧、建设路北侧和建阳路西侧,总占地面积为0.39公顷。
13.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规划片区内公用设施用地共1.11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21%。其中供水用地0.19公顷,供电用地0.36公顷,通信用地0.19公顷,邮政用地0.09公顷,广播电视设施用地0.28公顷。
14.绿地系统规划
(1)绿网结构
规划形成“一园四横两纵多点”的绿网结构。
一园:指规划的片区中部滨河综合公园。
四横:指沿新射四线南侧、育才路、建设路与纬三路沿路绿化带,与道路绿化共同形成四条东西向绿化廊道。
两纵:指沿通洋河东岸、建阳路沿路绿化带,与道路绿化共同形成两条南北向绿化廊道。
多点:指片区内多处点状、块状防护绿地或街头绿地。
(2)公共绿地
规划公共绿地包括公园和街头绿地,总面积4.75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5.23%。
规划综合公园1处,位于条港路西侧的林园路西部尽端,结合通洋河及片区内部河渠等水系治理,形成片区环境优良的滨水综合公园。
片区内沿通洋河设置滨河景观绿化带,并通过街头绿地与片区内部绿网连通,滨河绿带宽度控制在10米及以上,兼顾绿地景观及休闲活动功能。
规划街头绿地共5处,结合现状企业搬迁与环境综合整治,在通洋河东岸绿带与条港街之间设置3处街头绿地;在建阳路与育才路交汇处东北角、建阳路南段的西侧,结合现状环境改造与升级,各布置1处街头绿地;街头绿地面积共1.16公顷。
(3)防护绿地
规划防护绿地1.82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2.00%。主要为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公用设施用地与其他用地之间的防护绿地。规划防护绿地以种植林木为主,满足绿化景观和防护隔离的双重要求。
(4)广场用地
规划1处广场用地,占地0.23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比例0.25%,位于通洋河东岸与通四路交汇处东北角。
二、反馈方式
1、电子邮件地址:3313013951@qq.com
2、联系电话:18861947799程建
3、意见反馈截止时间:2024年5月7日
三、主要图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