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射阳:百村登台竞唱“生态戏”
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生态产业“一村一项目”,积极发展村居集体与个人生态产业经济。截至目前,全县230个涉农村居全部拥有生态产业经营项目,其中,年收入150万元以上的村居23个、50万元以上的村居192个,呈现百村登台竞唱“生态戏”的生态产业大推进、大发展态势。
政府举力,实施“一村一项目”
“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课题,更是政治命题。”在县委召开的工作研讨会上,县委书记唐敬语气坚定。他特别强调,壮大生态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路径和必然选择,必须研究制定一个能够引领全县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惠农政策”。
2018年,我县围绕生态经济发展,出台“关于推进‘一村一项目’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要求各镇区科学制定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把“一村一项目”行动计划纳入镇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符合本镇区实际的生态产业推进计划。到2018年底,全县新办各类生态产业经营主体230个以上,所有涉农村居当年增收不少于3万元或较上年收入增幅不低于15%,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
我县重点围绕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服务、物业管理等经济发展类型,创建生态产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着力推进“生态产业资产资源开发、特色种植、水产养殖、加工贸易、新型产业经营主体、提供产业服务”等六个大类增收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一村一品”生态产业格局。
我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在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实行农村集体产权规范流转和交易、落实设施农用地政策等方面下功夫,让游离于集体外的“沉睡”资产归位变活。同时,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通过兴办农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等,充分发挥土地的集聚效应,为“一村一项目”生态产业集约化、适度规模化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我县积极招引县内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和家庭农场,参与“一村一项目”建设,鼓励本区域内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邀请专业院校专业人员及行业领军人才,围绕“六个大类”发展项目,开展针对性培训,加大工作指导力度,促进生态产业“一村一项目”行动有序推进、健康发展。
突破难点 走出“山重水覆”
我县着眼关键点,将生态产业“一村一项目”行动放到全县面上推动落实,围绕难点开展扶持,及时出台关于在省定经济薄弱村开展“四位一体”帮扶行动的配套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首先“消除一批经济薄弱村,提升一批经济一般村,打造一批增收示范村”。
然而初衷虽好,问题不少。比如,实施生态产业“一村一项目”项目何来?钱从何来?土地何来?收益何来?如何分配?面对纷至沓来的问题,县农业农村局组织镇区“初诊”谈“思路”,会同相关专家“会诊”找“出路”,共理出发展生态产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发生态产业集体资源等“六大类”、十六条路子的《指导方案》。
我县运用财政调节杠杆,整合涉农资金,争取各类项目的资金配套与统筹使用,倾斜支持生态产业“一村一项目”行动。落实金融惠农政策,将“一村一项目”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扩大信贷规模。加大财政对“双无”村的转移支付力度,保障村级运转,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吸引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再集中流向生态产业的重点增收项目,从“撒胡椒面”转向“一个漏斗”注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家庭承包责任制“分”得充分、“统”得不够,导致村居有集体无经济。这是推进生态产业“一村一项目”行动中的又一道必须迈过的沟坎。我县集民智、找对策,鼓励大胆试,支持勇敢闯,充分利用和挖堀现有资源,让村级“土地变资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切实强化了“一村一项目”的“统”的功能。
壮大生态产业经济,领头人是关键。我县集中选拔了一批“群众口碑好、致富本领高”的“双强”村居书记,邀请专业院校围绕种养殖、农产品加工贸易等生态产业增收项目开展规划论证,制定产业实施计划。同时,开展定向专门培训,向村居干部输送生态产业知识,调动和激发村居干部生态兴业的信心与热情,以实际行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回顾走过的路,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说:“‘生态兴业、生态富民’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循,其本身就是探索,更是实践。我们的想法是,不管是什么产业,只要是生态产业就是好产业;不管是什么项目,能见到经济效益、促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好项目。”
“统”出活力,集体个人双向得利
我县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依托“一村一项目”,突出生态循环模式构建,优化种植、养殖产业布局,探索规模经营条件下种养结合的生态产业多种模式,全县生态产业项目建设遍地开花。
海通镇立足自身地理优势,以建设“一园区四基地”为突破口,做大做特生态种养、花卉苗木、设施园艺等项目新业态;加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形成“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生态链条。以日月岛搬迁和射阳河口风景区旅游开发为契机,大力推进“射阳河口”风景区滩涂乐园与生态田园综合旅游项目建设。
四明镇邵尖村吸引县国投公司投资1.84亿元,将230亩荒废河滩再利用,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年增加发包收入20多万元。兴桥镇红星村与县三维集团绿化公司携手建成1030亩生态林木核心区,以村集体130亩机动地和劳务入股,收益按村企2比8分成,年增收50万元以上。
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转化成收益。洋马镇通过整合传统资源优势,盘活土地存量,年均药用菊花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药材村村民倪绍东说起菊花来笑容满面:“一亩菊田平均收益4000到5000元,比种粮收益高多了。如今注册了‘生态标签’,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菊花收益翻番都有可能。”2019年,他种菊30多亩,剔除人工工资,净收入十五六万元。
“全国蚕桑重点镇”特庸镇王村村通过流转300亩土地,建成观光、旅游、采摘一体化的生态果桑园,年净收入50多万元,让一部分村民实现在“家门口挣钱”的致富梦。
历经几年的运筹帷幄与规划布局,全县已经形成“南药、北蒜、东鱼、西果、中蔬菜”的规模化生态产业布局;水稻、大蒜、梨果、中药材、蔬菜、海产品等一大批区域化生态产业星罗棋布。生态产业品牌百花竞放,“射阳大米”入选“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洋马菊花”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县拥有“三品”基地47336公顷,总面积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1.96%,有机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297个,国家级和省级“‘菜篮子’蔬菜基地”各3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个。
村强民富,“连锁反应”悄然而至
随着产业的兴旺,村级经济增强了,群众的腰包实在了,社会治理改善了,环境质量提升了,一系列可喜的“连锁反应”悄然产生。
如今,集体与个人都富裕了,村居“两委”干起事来“腰杆子”也直了。四明镇邵尖村村容整洁、人气旺盛,党群服务中心大楼里各类服务窗口一应齐全。80岁的吴安青老人每月都能领到300元的高龄补贴,他说:“做梦都没想到,老了还能在村里拿钱。”村支书李青海介绍:“自从村里有了经济实力,我们扶贫帮困就有底气了。”该村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给予减免和救助,还对全村8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800到1000元不等的“节日慰问金。”
海河镇陈墩村曾经是全县有名的“后进”村,现在铆足劲发展生态产业经济,去年村里不仅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还添置各种文化娱乐设施。2019年,长荡镇宏才居委会一次性投入102万元,建设公共绿地2.5亩;合德镇大兴居委会投入78万元,兴办公益事业,原来的“后进”村摇身一变成了“后劲”村。
全县40多个涉农村居一改过去“运转靠‘补’、贫困靠‘扶’、公益靠‘捐’”的被动局面,新建505公里农村公路、250座桥梁,完成2.58万户危旧房改造,建设375个集中居住点,200多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建成达标,并对所有困难群体实行“一全员、四托底”的民生救助。
我县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县”,连续四年以“生态+”优势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一幅生态乡村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